今年国考的安排已经出炉,网上也开始了各类的相关讨论,自然是说好话的少,泼脏水的多,已经习惯了。作为一名公务员,本不适合在网上对本身工作开展评述(这一迂腐的纪律也导致了网友对公务员误解日益加深),也能理解那些对我们不了解的网友的发泄与抱怨。但近期看了一些所谓的官媒报道,实在是有些坐不住了,因此针对大家所误解或者争议的一些问题,说一些我的看法。
先说一下自己的身份,本人出身于一个公务员世家,当然家里并没有什么大官。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出于对公务员的厌恶和抗拒(你没看错),我并没有根据家里的要求认真复习,考挂后也很开心地去一家收入较高的外资企业工作。之后在接触了多个行业后,我最终还是选择重新参加国考,并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也因此,我对公务员这个系统接触比一般人深,而且我曾在体制外混过,因此对体制内外比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当然人的看法都是基于自己的环境,我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我决定采用问答的形式来梳理网络上关于公务员的那些言论,并告诉大家这些言论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误解。也希望我的这篇文章给想要参加公务员队伍,但却不了解情况的朋友一些帮助。
在开始问答之前,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务员”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只要纳入编制且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的都算是公务员。因此公务员内部的行业涉及是非常广的,每个行业性质也截然不同,甚至同一个行业里面也有身份不同(比如政府里面有选调生和考选生两个体系,差异很大),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在这里我把公务员简单分为两个种类,第一种是类似工商、税务、海关、公检法之类的,需要较高专业知识,我称为事务类公务员;另一种是服务于党委、政府、政协、人大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公务员,这类人我称之为政务类公务员。
Q1:公务员是天天看报纸喝茶炒股,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看法,而且不得不说这一看法的形成是有原因的。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尚未彻底起步,当时公务员其实真的是不怎么忙的,相对来说各类机关却很多,因此养成了很多积弊。但在这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事务越来越多,这一情况就大幅度缓解了。
打个比方,以前一个工商局一个月可能就一百个任务,二十多个人每人每月完成五六个就好了;但到了现在,工商局一个月可能会有五六千个工作任务,二十多个人每人都会分到三四百个,这时候哪还有时间看报纸、喝茶和炒股?公务员的工作任务都是必须按时完成的,否则领导会倒霉,因此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公务员会越来越忙,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业务量加大会多招人,但是公务员的编制是极其有限的,比如我们单位已经十年几乎没有扩编了。这也就意味着,在同一个地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量势必是越来越大的。因此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尤其对于发达地区的年轻公务员来说,他们真的是非常忙的,我认识一个工商局的朋友经常连续加班15天(没有周末),警察局朋友就更别说了。
当然以上论断并不绝对,有两种情况的公务员依然非常空闲。第一种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公务员,这里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但是西部地区公务员一个月的工作任务也许还不及东部地区两三天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确实无事可做。去年西部某市一家企业被浙江一家企业骗了以后,赶到浙江发现这家企业人去楼空,于是他到工商局大骂这里的工商局居然不像他们那里一样每个月确认一次辖区企业还在不在原址办公。当地工商局哭笑不得:这个西部城市全市就5000家企业,平均每个工商职工也就分到十几个,自然可以一个月走一遍;浙江一个市要二十万家企业,职工就几百个,平时资料都看不完,哪还有时间出去走访?
第二种更加特殊,是委任制下没有被提拔而心生怨气的“老油条”公务员。大家一般情况下都会觉得公务员都是听领导的,不敢得罪领导,其实不然。在公务员这个队伍里,有这么一批老干部,他们已经过了提拔的年纪,但是又不会因为消极怠工被开除(公务员委任制的积弊),因此他们在单位从不干活甚至敢公开辱骂领导,领导对他们根本无可奈何。以我接触到的一个社保局为例,他们局40岁以上未获提拔的干部平时开会从不参加,领导叫他们干活会直接骂领导,最后领导只好无奈得把本属于他们的工作交给年轻人做,害得年轻同事天天加班。这种情况在许多地区很常见,也正因此,国家开始推行公务员聘任制,打开这些不干活的老油条的退出通道。
因此总体来说,现在大学生做基层公务员是相当忙的,而且会越来越忙。每一个基层公务员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上网友意淫的公务员的生活。
Q2:公务员招聘黑吗?公务员考试就是拼爹吗?
这个问题很敏感,但请你们相信,我的回答绝对是我所见过最真实的情况。
首先,在中国,没有绝对的白,无论什么领域(做生意、招生、招聘)或者任何工作,都会有人在人情上动脑筋的,你若没有这个觉悟就是政治幼稚,你若要求一个招聘完全没有一丁点缝隙才叫公正这也是政治幼稚。接着,我可以告诉你们Q2的答案,公务员考试的相对公正性,在这个国家所有的招聘(包括500强外企)中都算是比较优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完全没有背景的人,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务员的,我就认识好几十例。
这和公务员考试的构成有关。由于涉及国家形象,国家近年来对公务员考试日趋重视,以至于制度设计上越来越严格。公务员的笔试与高考是同一保密级别,舞弊难度比高考还要高,因此即便是那些认为“公务员考试就靠拼爹”的人也会承认“笔试是没办法的”。实际上,由于国考笔试的高竞争率(比如我那时候是120:1,考完后压根没指望自己考上,真考上了觉得运气真是太好了),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子女”都死光了,真的能考到面试的“领导干部子女”很少很少。所以大可以放心的是,至少在面试的时候,你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和你一样本身就毫无关系。
下来就是面试了,面试黑不黑呢?这个问题我不想给统一的答案,再次声明不是地域歧视,而是我调查的结果。其实所谓面试黑不黑,纯粹看制度设计上给多少“做手脚”的空间,在现在的中国,落后地区做手脚的空间一般较大,发达地区则较少。甚至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公务员考试公正性远超一切外资企业。因为在发达地区,面试的结构是这样的:以浙江为例,7个考官,5个是面试当天早上从几百个备选考官中随机抽取的(抽签的时候所有人就被关起来了,没有办法和外界联系),只有两个来自于所面试的机关。也就是说,浙江的公务员考试,7个考官中至少5个你是绝对别想托关系的,剩下两个即便你关系通天托到了,也会被最高分去掉一个,因此实际关系带来的好处是非常低的。当然有例外,等会说。
这里举两个真实的例子:第一个是某省某副省长儿子某年考公务员,当时他用了很多办法,甚至给了许多备选考官看了自己儿子的照片,结果悲剧的是,他儿子正式面试的时候,抽签抽到的7个考官恰好一个都没见过他儿子照片,遂悲剧。第二个例子是江苏某市国税局长的儿子考本市国税局,当时也是办法用足,最后还是挂了。这两个例子都发生在国考,我一个同事就说,国考是他见过在中国最公正的考试,不带之一。
但不得不承认,许多地区的省考,以及事业单位考试(当然事业单位不算公务员了),确实有很多水分。这主要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比如在面试的时候,有些地区七个考官居然全部来自于考选单位,这就给了找关系的人很大的空间。毕竟在中国这片土地,若是考官固定,不去动脑筋的是傻子。所以要保证公正性,必须像国考一样,尽可能保证所有考官都来自于抽签。
这里必须吐槽两种人,一种是没有经过调查就直接开喷的;第二种是那些因为自己实力不济考挂却喷黑的考生。我经常见过这样一种学生,他们还没考试呢就到处抱怨“我没关系一定考不上的”,就好像魔兽开局就打了一个LAG。最后当他们真的没考上时,他们就会大肆抱怨所谓的黑幕,而不反思是不是自己面试不好。而当他们发现一些考上的同学确实没有关系时,他们又会说:“他们有关系又不会告诉你!”对这种人我是相当鄙视的。我必须说,公务员考试虽然有空间,但其实并不大,整体来说实力强的人绝对是可以轻松晋级的。
而另一方面,作为日渐被国家轻视的群体(等会就写),真的有背景的家庭越来越不屑于让自己的子女担任公职。你们如果调查沿海各省的领导子女去向会发现,他们大多在金融行业,因为这样才更方便寻租;而各种外资企业也很乐于接收中国的领导子女,比如前几天的摩根大通事件。你们永远不要妄想追逐利益的企业比政府更加公正,对于他们来说,收留一个市长儿子带来的好处远比收留一个清华北大研究生要大得多。相比企业招聘,公务员考试要公正得多。
Q3:中国基层公务员待遇和福利真的很好么?他们平时好处多么?
我觉得我是比较客观的,这体现在我的每一个答案都不绝对,因为在这个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机构的情况真的是很不一样的,公务员待遇就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在中国不同的部门公务员待遇大相径庭,所以一些待遇差的衙门才会闹事(也因此有了所谓的“阳光工资”这种平均主义);而即便在同一个部门,实际待遇的差距也是相当巨大的;不同地区的同一部门,差距也很大。
补充一下,我说的都是基层公务员,当官的不在讨论范围。
近年来尤其是习总上台后,对廉政抓得非常紧。但实际上的效果是,贪官的贪污隐蔽化但还是照样贪,而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则遭受了沉重打击。以上海我一个公务员朋友为例,他在2005年的年收入为12万,在上海刚好能过上马马虎虎的生活,但阳光工资以后,他的年收入降到了7万,这让他瞬间不知道如何在这个房价四五百万、消费极高的大都市生活下去。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许多其他发达地区,国家在进行所谓的阳光工资调研报告里面说“阳光工资后,70%的公务员收入上涨,30%会略有下跌”,真不知道这个报告是怎么出来的,实际上据我的了解,阳光工资后全国公务员都遭受了沉重打击。类似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公务员,以前从未有过的辞职情况开始成批出现。就如我前文所说,国家原本希望整肃廉政,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怨气很大。上海海关基层公务员由于收入一下子下降到无法维持生活,还曾爆发过集体的激烈抗议行为。
以至于,一直追查贪官的中纪委多次和中央反映,要求中止对发达地区的“阳光工资”政策,不然“公务员收入太低必然会寻求其他办法,这会导致更严重的廉政问题。”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公务员现在的收入在同级别同学中,算中等甚至中等偏低的,实在不能说是“待遇好”。所以当时我从企业跳槽的时候,我的老总很不理解地说:“你为什么要丢掉大钱赚小钱?”
说句毒舌的话,认为公务员福利好待遇高甚至在网上喷“国家蛀虫”之类的网民,大多本身就考不上公务员。实际上在当前的体制下,公务员竞争率非常高(海关有的达到1000:1,我的岗位也是120:1),经过筛选出来的考生不能算精英也算中上级别的毕业生。至少我认识的公务员,许多原本都是能去一些顶级外企的,比起他们原本能去的岗位,公务员的收入并不算高。比如网上许多人吐槽说有的公务员居然年薪10万,但他们没有想过,这个人如果不当公务员也许能年薪20万。
但公务员有公务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我选择回到体制的原因。第一个是社会地位,公务员毕竟握有权力,因此不需要像企业那样讨好客户;第二个是精神压力小,虽然公务员比较忙,但很少有公务员有业绩指标压力(当然工作任务必须完成),因此公务员虽然比较累但不用担心因为完不成业绩而被开除;第三个是福利待遇目前还是可以的,公积金和退休金总体来说还是比企业高的;第四个是比较稳定,所以广受女孩子欢迎。
下面说一下公务员的“好处”,也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首先必须说明,公务员群体中能有灰色收入机会的,大概连10%都不到,所以不要看到一个公务员就问他是不是灰色收入很多,大部分情况真不是的。有灰色收入,首先必须握有一定权力,其次必须有直接和企业接触的机会,这种岗位在公务员队伍里并不多,也就是网友说的“肥差”。据我了解,握有这些机会的人,确实是能在逢年过节时候收到一些好处的,但依然是“发达地区比较正规,落后地区很频繁”。所以之前网上有一篇所谓的公务员内幕文中提到,大地方容易升官但没好处,小地方不容易升官但是好处很多,油水最多的,自然是民间经济发达但是GDP并不算高的地区(好吧比如我们浙江一些县城)。这种痼疾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但习总上台后确实好转了很多,今年北京那边统计过,企业送东西的情况大幅度减少了。我知道这个国家积弊已久,但我也相信这个国家会越变越好,只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Q4:中国是否存在“冗官”现象?中国公务员对比外国是不是非常差劲?“临时工”是怎么回事?公务员会不会像国企那样被国家抛弃?
整体来看,中国的公务员数量是偏少的,是的你没看错,是偏少的。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中国的警察、海关干部、工商干部、税务干部和整个人口的比例,和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你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公务员比例其实并不算高,尤其是警察数量是偏低的。也正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公务员是绝无可能独立完成所分到的工作的。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大量“非编人员”的情况,打个比方,你们去工商局办业务,工商大厅中真正有公务员编制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是“非编人员”。至于警察大家就更熟悉了,由于警力不足,所以辅警才是前线的主力。很多网民吐槽说中国的警察部干事,有危险都叫辅警去,这个说法也许有道理但并不公道,因为警察数量太少,真的忙不过来。
而这些“非编人员”一般确实是临时工形式,他们一般学历不高,收入也不高,待遇自然远远比不上和他们一起办公的公务员们,因此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的反应就是他们会把怨气转嫁,最常见的就是城管,说一下,闹事的城管中大部分真的是临时工,并非推卸。在这里我就不评价这个制度本身了,它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这个制度的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现在学界给出的替代性方案我觉得没有一个靠谱的。
许多公知喜欢把中外公务员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中国体制一无是处的结论。比如同样是服务百姓的活动,我们做的会被称为作秀,外国做的就会被认为是真诚;同样是出现纰漏,我们做的会被无限扩大为体制问题,外国做的则会被认为是个人失误,这些我们也已经习惯了,只是因为纪律所以不好说什么。实际上中国对于公务员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基层的干部出了点问题立刻会被免职,甚至有时候有些过于严苛。我打个比方,去年盐城一个局长儿子办酒席,请了66桌,收了3万5礼金,结果被曝光后就被免职了。大家自己凭良心想一下,66桌收了3万5礼金,真的很过分么?
实际上在服务态度上,我问过许多在英美澳的同学,他们都普遍反映中国的公务员并不比他们差劲。国外的公务员也存在许多摆架子拖时间的情况,甚至由于国外公务员待遇更差所以臭脸更多。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别人不好自己不好也应该,公务员团体现在无论从制度上还是行政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当然要改进,但大部分网友对公务员的批评其实并非就事论事,而单纯只是情绪发泄。
下面说一下网上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讲的是“就像下岗职工一样,公务员也早晚会被国家抛弃,那些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等着后悔吧!”。冗官问题,在中国是有的。大家都知道海外一般是立法、司法、行政三套班子,而且没有多少闲职;而中国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也有不少闲职,因此确实有许多政务类公务员岗位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我相信未来的公务员改革也会向他们开刀,当然这些岗位本身也和大学毕业生没啥关系。但是一些事务类的岗位,国家必须依靠他们才能稳定有序运行,国家永远离不开工商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税务局、海关这些机构,因此事务类公务员是绝对不可能被开大刀的,考上的同学大可以放心。另一方面,我不觉得如果哪天国家真的开刀了,这些公务员会失业。实际上我说了,公务员本身就是比较优秀的一类人,政务类公务员大多积累了非常良好的人脉资源,而且情商较高;事务类公务员的专业知识都是非常好的(我知道一个国税分局几乎人人注税,一半是注会),他们并不发愁找工作。
当然我不否认,确实有那么一部分国家蛀虫,他们在闲职上毫无贡献光吃皇粮,最后虚度了光阴。哪天真的动刀子的话,他们一定会倒血霉,但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么?包括我们这些干事情的公务员。
Q5:公务员幸福吗?为什么会有公务员热?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实际上公务员的优势我刚才已经列举过了(社会地位高、福利相对较好、比较稳定、精神压力低),对有的性格的人来说比较幸福,对有的则未必。比如那些喜欢开拓或者自由自在的人,就不一定适合公务员。
坏处方面,中国的公务员受到的约束非常多(比如不能随便上网发表东西,这造成了网民和公务员更大的隔阂);另一方面,在机关做事自然有机关的规矩,也必须“懂政治”、“讲规矩”;再次就是网络时代,也许啥都没做错就倒霉了,参考近年来多个躺枪案例。举个例子吧,最近我们浙江一个公务员的妈妈发微博抱怨说他儿子老是喝酒,于是他儿子就悲剧了。
之前有一篇文章说公务员里面女生比例非常高,得出结论是女生爱考公务员,其实事实不是如此。真相是,公务员的专业设置都偏向文科,而文科女生较多,所以公务员考生里面女生也较多;而女生考试复习认真,所以男生罕有能到面试的(一般面试的里面有1/3是男生就不错了)。所以在大部分的公务员单位,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干部中男女比例日趋不平衡,我一个学长曾哀叹,这样的趋势下去10年后整个局里面将几乎没有男生。对于文科专业和财经类专业来说,我觉得公务员算是同专业可以选择的工作里面,相对性价比较高的,而且也能发挥出你们的专业优势(比如检察院等)。但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整体来看,我并不推荐公务员,因为可以发挥理工科优势的公务员岗位并不多,当然也有例外。
关于社会公务员热,许多官媒总结的原因是“官本位回归”,我对这个结论很不以为然,这也是我写此文的原因,这些记者并不真正了解公务员的生态。实际上在本世纪初,公务员的待遇比现在要好很多(公务员已经十年没加薪了,许多地区阳光后还收入减半),但是报考人数比现在要少很多,难道是那时候官本位不强么?当然不是。原因是那时候的经济比较乐观,大学生更乐意去企业做白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大规模裁员以及亏损,给了这些毕业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导致了公务员成为了安全感最高的岗位。就像我前文说的,许多公务员原本找到了年薪18万的岗位,但还是宁愿选择年薪8万的公务员,因为他们对企业的未来没信心。要解决公务员热,媒体给的建议都是对公务员加大限制,这也许有用,但只是治标;毕竟,公务员热的根源是因为其他行业不景气,只有大家重新对白领建立信心,公务员热才会被真正消除。
以上。
转者案:此文是我一个浙江的公务员朋友发给我的,他发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许多他的学弟学妹问了他相关的问题,他选择匿名就是为了想吐实话。我刚告诉他已经有网友说他是五毛了,他快笑疯了:“我本来就是公务员,本来就拿国家俸禄,何必再去做五毛。我站在公务员角度,看问题自然会有倾向,但这都是我的真实感受,希望大家能听到一些体制内的声音。”
===================================
对此我们感到很无耐
回复